非遗传承人困难帮扶项目
一、项目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保护并传承非遗,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者、传递者和守护者的非遗传承人,他们不仅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还承担培养后继人才,保存非遗实物、资料,弘扬非遗文化等使命。他们既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截止2023年12月,我省共有国家级、市级、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6094余名。
因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传统工艺为基础,不能量产,有的非遗传承人一旦遭遇疾病、意外,生活将面临困境。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开展非遗传承人困难帮扶项目,为我省深陷困难的非遗传承人或其他文化艺术类人才提供一次性生活救助,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让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同时,引导更多人关注他们所坚守、传承的非遗文化。守护非遗传承人,也是在守护文化。
二、资助对象
(一)我省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二)我省遭遇困难的其他文化艺术类人才。
三、资助标准
量入为出,以捐定助。根据募集资金情况,给予每人不超过5000元的一次性生活救助。
四、资助流程
(一)求助申请
求助人填写项目申请表并附相关资料,直接向省慈善联合总会申请。
需提交的申请资料包含:
1.申请人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
2.低保、建档立卡证、特困证复印件或村委、社区开具的困难情况说明;
3.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证书复印件或本人持有的文化艺术类证书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
(二)申请受理
总会收到申请后,审核申请材料,提出资助意见。不符合项目资助条件的,资料退回申请人,并告知不予救助理由。对符合救助要求的,按项目资金审批流程报批。
(三)资金发放
将资助金拨付救助对象账户。
五、项目回访
总会对救助对象回访率不少于30%。
六、项目公示、总结
(一)项目公示
根据省慈善联合总会信息公开办法要求,在河南慈善网等平台公示项目相关信息。
(二)项目总结
每年底对项目进行总结。建立项目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项目资料完整,按时归档。
七、项目宣传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宣传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捐赠善举。
八、联系电话
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宣传部:0371-659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