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4-09 08:47
在洛阳,有这样一群追光者,他们就是洛报助学负责人李益涛和他的团队,2022年以来,他们发起“践行二十大精神 为乡村教育赋能”公益助学济困活动,步履不停,心怀热忱,为洛阳市乡村教育事业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一、驻村第一书记开启了公益助学
李益涛曾被洛阳日报社党委派驻伊川县半坡镇孙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因工作突出,2019年12月中共洛阳市委、洛阳市人民政府授予他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创新奖”,2020年获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连年被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驻村书记。他说,2018年大年初四上午,他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听到孩子哭声,看到小女孩追着面包车,一名小男孩摔倒在地哭喊着“妈妈别走、妈妈别走……”孩子的爷爷奶奶拄着拐杖,步履蹒跚,颤颤巍巍。李益涛明白了,这是孩子和外出打工父母告别。他想到了自己上学情景,想着这样的留守儿童本村还有不少,要为孩子们做点什么。他找到时任副社长贾海修,申请报社印刷厂为孩子们印制了2000册田字格和算数本,一周内就把崭新的作业本送到了孩子们手中,看到孩子们的灿烂笑容,李益涛很开心。
这是李益涛开展的首次公益活动,之后又架桥联通 “洛阳小天才手表”,为孙村小学捐赠了图书阅览架、阅览桌、阅览凳及类目众多图书,开启了他的慈善助学人生。
二、坚持和热诚打动一家家爱心企业
2021年5月,李益涛驻村结束回到报社,被报社党委派到洛阳教育工作,《洛阳教育》是专为学校、学生和家长编辑出版的报纸,深受喜爱。为扩大《洛阳教育》的覆盖面,为有效开展助学工作,2022年3月,李益涛成立了“践行二十大精神 为乡村教育赋能”公益助学团队,正式踏上了公益助学之路。
助学本就不易,募集善款则难上加难,迎接他的是重重难关。李益涛说,资金募集如同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他和他的团队穿梭于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叩响一家又一家企业的大门。他说,那时候,乡村教育困境在很多人眼中还只是模糊的概念,要撬动社会各界的爱心与资金支持,真是不容易。为争取一家集团公司的支持,李益涛多次上门拜访。起初,工作人员甚至不愿给他递上一杯水,接待室里冰冷的氛围如寒冬的霜雪。可他没有被这冷漠击退,一次次诚恳地阐述乡村教育的困境,用详实的数据、感人的故事,慢慢融化对方心中的坚冰。终于,这家集团公司被他的执着打动,决定参与到这场爱心接力。面对一家电商公司时,沟通同样充满挑战。李益涛深知该公司在电商领域的影响力,一心希望能借助其力量为乡村教育发声。初次会面,该负责人态度谨慎,对公益助学的模式和成效心存疑虑。李益涛不慌不忙,将带来精心制作的乡村学校实地调研视频,一帧帧画面展现着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这些直观展示,使负责人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项目,最终欣然应允,开启了与日报社长年合作的篇章。
在拜访过程中,遭受冷遇与质疑更是家常便饭。一家企业,李益涛前前后后跑了不下五次。第一次,前台人员甚至没有让他见到负责人,就婉拒了他;第二次,负责人以公司预算紧张为由,直接拒绝;第三次,他好不容易争取到五分钟介绍时间,可对方却在他讲话过程中不断看表,眼神里满是不耐烦。但李益涛没有放弃,他精心准备了一份详细的乡村教育现状报告,里面有大量真实的数据和照片,再次登门。这一次,负责人被他的坚持和诚心打动,愿意坐下来深入了解。经过数小时的沟通,这家企业终于答应提供一笔启动资金。
在李益涛团队的不懈努力下,爱心的暖流开始在河洛大地涌动。2022年,洛阳嗨团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河南明通路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洛阳天骄混凝土有限公司等积极响应公益助学,为嵩县黄庄乡、木植街乡初级中学、栾川县秋扒乡小学、洛宁县景阳镇中心小学、洛宁县上戈镇小学等学校捐赠了《洛阳教育》年刊3757份,2023年,嗨团公司为洛宁县兴华镇小学捐赠了智慧课堂多功能教室,促进洛阳市乡村中小学生同步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2024年,洛阳国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城投、建投、弘义纷纷加入公益行列,为山区孩子捐赠《洛阳教育》年刊600份。龙翔物业、地久物业、国祥物业为汝阳枣园小学捐赠了1.9万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物资。2025年,嗨团公司将加大捐赠力度,洛阳国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洛阳盛龙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兴洛粮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国晟商贸物流有限公司也积极地参与,洛阳建龙微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研发离不开知识,一直有助学传统,洛阳混凝土协会、洛阳市石油商会将组织会员企业捐款捐物,为乡村学校增添教学设备。福尚云宅装饰已成立助学联盟,为汝阳十八盘学校增添教学设备电脑、益智包、体育用品等并深入木庄村慰问品学兼优学生家庭,助学大书包,送上慰问金帮助解决生活困难。
三、助学团队像不知疲倦的行者
那段日子,李益涛的助学团队像不知疲倦的行者,在助学筹款路上一直不停地奔波着,市城管局、住建局、交通局、粮食局、装饰公司、工商联、各商协会等单位都留下他们恳切交流的身影。在拜访市住建局时,工作人员被他们的坚持打动,感慨道:“很少见到有人为了乡村教育如此拼命,我们一定全力支持。”就这样,越来越多的爱心力量开始汇聚。
资金有了眉目,他们便马不停蹄地投身到乡村学校的调研,为确定受助学生名单,他们认真观察并与校负责人沟通交流,精准对接实际需求。他们前往栾川、嵩县、洛宁偏远学校的路途,仿佛是一场冒险。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艰难爬行,一侧是深不见底的山谷,一侧是随时可能滚落山石的山峭。他们到达学校时,眼前孩子们纯真的笑脸,瞬间驱散了所有疲惫。李益涛说,去狮子庙乡小学时,那山路崎岖,但当你踏入校园,看到孩子们在认真学习的模样,一切的辛苦都变得不值一提!
李益涛助学团队坚持精准助学,针对每所学校和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细致入微的帮扶计划,进行分门别类和登记在册,及时和爱心企业负责人进行高效精准对接,尽最大努力满足学校的孩子们的急难愁盼,助力乡村师生扬帆前行。
四、初步形成了“党媒+慈善+教育”的助学模式
经过几年的努力,洛报公益助学济困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共募集善款140余万元,有70余所乡村中小学发生了新变化,数千名学生在爱心的呵护下茁壮成长,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李益涛和他的团队开拓的公益助学之路,逐步形成了“党媒+慈善+教育”的助学模式,其公益助学活动已成为洛阳慈善事业的一张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加入。李益涛说,在洛阳市慈善联合总会、市教育局、洛阳日报社有力支持下,将尽己所能,广联聚能,助力赋能,携手广大爱心企事业单位、爱心人士聚能合力助力乡村教育,就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他期待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关注乡村教育,让爱心的光芒在乡村教育的田野上不断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