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文化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最新项目更多>>

个人如何参与公益慈善?不必等到有钱的时候

2021-11-10 15:09

文/张以勋


许多人在谈到公益或慈善时,总喜欢说:“等我有钱了,我一定会做的!”

言下之意,是说公益慈善是有钱人的事,没钱的时候啥也不用做。

公益慈善真的是有钱之后才能做的事吗?事实并非如此。

比尔·盖茨讲过一个故事:

当年我还没有钱,也没有名。

有一次在纽约机场我碰到一个卖报纸的小贩,想买一份报纸,但口袋里零钱不够,所以决定不买了,就把报纸还给他,告诉他零钱不够。没想到小贩说:“这份报纸免费送给你。”在他的坚持下,我拿了那份报纸。

很巧,两三个月之后,我抵达了同一座机场,发现自己零钱又不够,那个小贩又送了我一份报纸。我拒绝了,告诉他:“我的零钱不够。”

那个卖报的小贩说:“拿去吧,我从我的利润里拿出来和你分享的,我没有赔钱。”

19年之后,我出名了,大家都认识了我,突然间我想起了那个小贩,我想去找他,谢谢他。一个半月过去了,我找到了他。

“你还记得我吗?”

“当然记得,你是比尔·盖茨。”

“你还记得你免费送给我报纸吗?”

“记得啊,我一共送过你两次。”

“我现在要回报你当时给我的帮助,你要什么?只要你告诉我,我就去实现它。”

“先生,你不觉得这样做,不能和我给你的帮助相比吗?”

“这怎么说啊?”

“当我只是一个穷小贩的时候,我帮助了你;现在你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而你试着帮助我,你的帮忙怎么能和我的相比呢?”

当时,我才体会到那个小贩比他还要富裕:因为这个小贩没有等到自己有钱,就开始帮助别人了。

 

个人为什么应该参与公益慈善?

这是因为,公益慈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相关的社会问题会影响我们自身的利益,困境群体的社会地位和处境如何也可能影响我们自己或家人朋友。而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为困境群体的生存和发展争取公平的权利和机会,整个社会秩序和环境得以良性运行之后,我们每个人都可从中受益。比如环境问题,空气、水源、土壤被污染后,无论穷人富人,所有人都会身受其害,政府实施环保政策,限制和处罚污染企业,企业推出低污染生产线,减少有毒有害废物排放,研发环保产品和设备,环保公益组织开展社会倡导,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环保立法,监督环保政策的落实执行情况……环境得到改善之后,受益的也将是所有人。再比如,关爱残障人士,消除歧视,推动无障碍建设,当下看来是残障人士受益,但长远来看对我们自己也是有益的,在残障群体和我们一样享有平等的教育就业机会之后,未来的我们也可能受益于没有歧视,人人都被平等对待的社会环境。通常情况下,个人在自愿、力所能及的原则下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公益慈善,与生存、日常生活与工作并不矛盾,可以将公益慈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意识地将蕴含着“正能量”的善意和责任注入自己的生活、工作之中,并越来越广泛地传播开来之时,公益慈善才能成为一项大众化的事业。公益慈善论坛自创办以来即倡导“天天公益,人人慈善”理念,就是相信每个人都可以立足于自身的能力与条件,或借助适合的平台,将个人的善念与社会责任融入日常的生活、工作之中,为推动社会的改善贡献一己之力,在完善和丰富人生的同时与世界互利共生。所以,公益慈善应是“众愿所成”之事业,是每个人的自觉自愿之后参与的事业,而不是少数有钱、有闲阶层的专利。无数个人的微力付出,是促使社会向好的方向转变的强大动力。因为,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没有理由放弃自己的那一份责任和努力。比如目前网络上来自水滴筹、轻松筹等多家大病众筹平台的求助信息铺天盖地,如此庞大的救助需求肯定不是几个有钱的慈善家能解决的,必须全民参与才行。除了民间自救,富帮穷,穷帮穷,更重要的工作是推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鼓励公益慈善组织发展。

 

个人参与公益慈善,需要引领者和同行者

以利他、博爱、提升自我价值、担当社会责任为内涵的志愿精神,始终是公益慈善事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土壤,是根基所系。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进而参与进来,不仅期待和要求会更高,监督也会更严格,公益慈善的专业化、规范化等问题也将迎刃而解!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教育、传播、讨论以及提供体验、参与机会等多种方式,广泛而持续地向社会大众普及现代公益慈善理念和基本常识,尤其是志愿服务精神。我觉得面向公众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公益慈善教育”比推动公益慈善的专业化、职业化更加重要也更加迫切。只有社会这块“土地”越来越肥沃,公益慈善这块“庄稼”才能长得越来越好。如果大众缺少在了解和参与公益慈善的机会和动力,那么这个领域的进步必然会非常缓慢,公益慈善组织也会像无根之草一样,失去生存的根基。因此,公益慈善组织需要与公众保持密切的互动,用切实的行动连接爱与信任,政府相关部门和媒体也需要和公益慈善组织一起,积极向公众普及公益慈善常识,激发参与公益慈善的意识和热情,引领越来越多的个人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一个人的力量通常是有限的,能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捐赠和募集的钱物以及个人的能力等等都是有限的。所以为了避免独自一个人常年坚持参与公益慈善面临各种困难和压力,以至于难以为继、陷入困境,就需要学会“与人为善”——和别人一起做善事。当你想为这个社会做些事,就去找几位志同道合者一起同行,以小团队的形式参与公益慈善,互相支持和鼓励,分工合作,共同面对挑战,分担压力;同时也可以发展自己的“亲友团”,通过月捐等方式获取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所需的资金、物资等资源。

 

个人参与公益慈善,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公益慈善,常常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庞大而需求紧迫的困境群体,所以不只需要爱心和热情,更需要能力、勇气和智慧!世界不会因为你的善心和理想而改变,公益慈善事业更需要你我实实在在的行动!需要将各种资源与善心、理想结合在一起的智慧、想像力,持续的努力与坚韧不拔的意志,保证高效率解决问题的专业方法,以公开透明赢得更多信任和支持的坦荡胸怀。同时,也不要因为害怕被欺骗,就放弃行善、陷入绝望。你最需要做的事,就是继续探寻行善的智慧,努力让善行落到实处。所以,个人要想有效而持续地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公益慈善相关的理念和专业知识、方法,遵循一些基本的伦理和原则。

 

(作者系公益慈善论坛联合创始人、主编)


扫码关注

  • 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04-2021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     对本站数据有疑问请致电联系0371-65509100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74号     豫ICP备14009891号-1   地 址:郑州市晨旭路8号 福彩大厦5、6楼    邮编:450000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