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文化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最新项目更多>>

古代慈善事业:“仁政”、“救济粮”,梳理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制度

2021-11-19 08:56

社会救济,并非现代社会制度的专利,在中国古代社会制度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代战争频繁,应对灾害的手段又并非有多先进,因此,一定程度的社会救济制度和慈善事业的建设是加强社会稳定的良药。而且古代的社会救济制度,也远比我们想象之中的更加发达和先进,甚至比起西方的救济制度都有过之无不及。

 

一、 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主要政策措施

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制度,可谓是五花八门,这也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救济思想有着一定干系,但主要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对于“弱势群体”的救助

古代的社会救济制度和慈善事业主要的针对对象,就是那些弱势群体,包括“老无所依者”、“无依无靠的贫者”、还有“妇孺儿童”等等。

首先,老人一直都是古代社会救济所针对的主要对象。从先秦时期开始,针对老年人的照顾措施就层出不穷,这与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敬老爱老的传统思想观念有一定关系。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很多救济老人的措施,各国都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而提出不同的照顾政策,分级别的国家救济制度,使得救济制度有了一定的先进性。还有宋代的福田院、居养院,明清时期的养济院等,都是针对孤寡老人所设置的养老措施。

其次,救济贫者也是古代社会救济制度和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许多帝王在救济贫民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有为的举措。汉代皇帝常以郡国公田来救济贫民;宋仁宗也曾开设广惠仓,救济州县地区的贫瘠者;元世祖忽必烈更是多次下令开仓救济贫民;在《明史·食货二·赋役》就曾记载明太祖设养济院收养无依无靠的贫民的善举:“自今凡岁饥,先发仓以贷,然后闻,著为令。”

再有,妇孺儿童,作为主要的弱势群体之一,也是社会救济的主要对象。从先秦时期开始,就一直在探索保护妇孺的社会救济措施,这也是当时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主要内容。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兵源十分重要,那么妇孺就是兵力的主要来源,因此各国都非常注重保护妇孺,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越王勾践,曾专门规定善待妇孺,鼓励生育等等。就算是在政治比较稳定的西汉时期,因吸取秦朝暴政亡国教训,推行仁政的西汉也非常注重对对妇孺的保护。

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不仅仅是古代的社会救济制度和慈善事业的重点,也是当代社会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对弱势群体的保障程度,是一个社会是否能保障百姓安全的重要体现。

(二) 对于“天降灾害”的救助

古代天然灾害频发,无论是战争之后的瘟疫,还是各种天灾人祸等等灾害,都会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对灾害的救济和预防,也是古代慈善事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先秦对救济制度的探索时期,对于灾害的救济主要是以短期的救济行为为主。西周初年就设有专门的灾害时期的慈善救济机构,即“六官”中“地官”下的大司徒,就是主要负责灾害救济一事的;到来春秋战国时期,就增加了“平籴、通籴制度”等措施,进行灾害救济。

而汉朝的灾害救助比起先秦时期,则进一步的程序化和制度化,这和当时的统治者重视有着一定干系。不仅设立了“平仓制度”和“捐输制度”,而且还完善了查灾和报灾制度,这样使得受灾的群众能够更加及时的得到救助。“查灾”和“报灾”也成为灾害救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统治者的十分重视。

唐宋时期则处于赈灾济贫的成熟阶段。例如,唐代的“仓廪制度”,则完善了之前汉代“储备粮食”以备饥荒的做法,也为宋代的各种义仓奠定了基础,这也属于封建阶级对贫苦阶级救济的主要方式之一。

明清时期,则是灾害救济制度发展的最完善的阶段。在唐代的“仓廪制度”的基础下,明朝形成了预备仓政、社仓和义仓等制度,清朝则建设了一套涵盖由省会到乡村的全面备荒仓储体系,处于古代社会救济制度最发达的阶段。

从先秦到明清时期,各朝代的封建阶级对于灾害的救济制度越发完善起来。古代的社会救济制度和慈善事业,之所以如此重视灾害之后的救济,是因为这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 对于“宗族贫困族人”的救助

宗法制度,一直以来是封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关于宗族间的救助,也是社会救济制度中不可少的部分。在《后汉书·种暠列传》中就有提到,“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暠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如此可见,对于宗族贫困族人的救助,一直是古代社会救助的传统。

自两汉时期开始,宗族得到了发展和扩充,宗族间的贫困救济和抚恤幼孤,成为历来宗族内部互助的慈善事业传统。到了唐宋时期,宗族间的救助则更加普遍了,在宋代还出现了各种族田、族产和族学等等宗族救助的保障措施,用各项措施的收入来作为宗族活动的各项费用,这其中就包括备荒和救济贫困族人。

二、 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对后世的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不仅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稳定,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局限于政治方面,而且还以政治、社会和文化各方面为落脚点。

(一) 政治方面: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

中国的封建制度,历来推行儒家学说的“仁政”,而社会救助制度和慈善事业则是最好彰显统治者“仁政”思想的措施,因此对于古代封建统治的维护和各阶级矛盾的缓和,起了一定的作用。

“失民者亡”,一直是古代封建帝王的执政理念之一,正因为如此,古代的救助理念和救济目的,也就是为了“得民”,这也暗含了古代封建帝王实行社会救助的实质目的。

虽说古代的救济措施主要是为了推行“仁政”,但这也起到了一定的社会效果,对于当时各阶级的矛盾,起了一定的缓和作用。自古以来,贫富阶级的矛盾就是封建统治治理的重要着力点,而社会救助措施,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缓和了贫富阶级的矛盾,各种慈善事业的发展,也为封建统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 社会秩序方面:有利于维护封建秩序,加强社会控制

如果说,社会救济制度能缓和一定的社会矛盾,那么自然而然,也骑着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加强统治者的社会控制的作用。《孟子》中曾言:“人饥则饥,人溺则溺”,这也从侧面说明,古代崇尚的社会思想中,对“仁政”的侧重。

上文中也提到,古代帝王对于实行“仁政”的推崇,其实这与维护社会秩序有着一定的过演习。虽说以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推行“仁政”,再以“仁政”方式“得民心”的做法,并不能普及到全部的需要救助者,也不可能真正解决那么多的弱势群体以及贫困百姓的温饱问题,甚至许多社会救助措施都被贪官污吏所腐坏,根本没起到真正的作用,但还是对于封建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的控制,以及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如果说,古代没有这些社会救助制度和慈善事业,那么各地农民起义会更加频发。这些社会救助制度措施和慈善事业,也是中国封建制度历史能得以如此长久的保障之一。

(三) 文化方面:有利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实际上,社会救助制度和慈善事业的建设,还有利于继承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从先秦时期的探索救助制度,到明清时期的各项社会救助以及慈善事业,再到今天社会主义下的各项福利设施,社会救助制度,其实都是对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国古代历来把慈幼、养老和济贫当作是一种责任,在《史记·周本纪》也有记载周西伯“笃仁、敬老、慈少”的举措。

这当然对今天所崇尚的“中华民族一家亲”“国是千万家”的理念也有所启发。今天的社会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相互帮助、乐于助人的救助氛围,也是由自古以来的社会救助制度里蕴含的理念中脱胎而来。

总结:从古代中国社会救济制度和慈善事业的演变来看,古代中国就存在着如此丰富的救济制度和传统,这也是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当然,帝王救济制度和慈善事业中也暗含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精神和本质,也在发展中一直在完善,这些精神,也值得当下的社会救助制度所传承和学习。


扫码关注

  • 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04-2021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     对本站数据有疑问请致电联系0371-65509100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74号     豫ICP备14009891号-1   地 址:郑州市晨旭路8号 福彩大厦5、6楼    邮编:450000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