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最新项目更多>>

以社会公益力量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022-10-25 18:5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历史性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的结果。社会公益力量作为其中的一部分,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公益慈善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自身也不断取得新突破,已经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下,慈善事业的定位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有了根本指引。

党的十八大提出“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党的十九大强调“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明确把慈善作为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将其纳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框架,强调“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

在党中央的着力推动下,慈善法治化进程不断提速。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慈善法》。为贯彻落实慈善法,中央和地方出台了400多份配套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基本涵盖了慈善组织认定登记、公开募捐、慈善信托、活动支出、信用管理、志愿服务、信息公开和财产保值增值等慈善事业的主要环节,为我国传统慈善走向现代慈善、法治慈善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党和国家的指引下,在慈善法的推动下,守望相助、乐善好施的美德被广泛发扬,为公益慈善事业注入了海量资源。

来自财富人群的大额捐赠呈快速增长趋势。履责成为积累了海量财富的企业和企业家的共同选择。捐赠额度的上限不断被打破,数十亿乃至百亿元捐赠不再罕见;捐赠形式更加多样,从捐钱捐物为主向捐赠股权、房产等不断拓展。

2016年,腾讯主要创始人陈一丹宣布捐赠25亿港元(约3.2亿美元)设立“一丹奖”;2020年,万科企业股资产管理中心将全部资产2亿股万科股票(市值约53亿元)一次性捐赠给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2021年,河仁慈善基金会决议计划总出资100亿元投入筹建“福耀科技大学”;2022年,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有限公司宣布未来十年捐资200亿元……

来自公众的捐赠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推动下聚沙成塔。互联网慈善的蓬勃发展,让公众参与慈善的路径更加便捷,人人公益、随手公益、指尖公益渐成潮流。自2016年起,民政部先后遴选了30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带动超过500亿人次的网民参与慈善活动,帮助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公开募集善款超过350亿元。

以腾讯公益发起的99公益日为例,仅2022年99公益日期间,就有超过5816万人次爱心网友捐出26亿元,加上三个区域场募集的7亿元,公众筹集善款总额超过33亿元,这些资金将被投入乡村振兴、教育助学、医疗救助、灾害救援等多个领域。

慈善意识更加普及,社会公益资源不断投入,为以社会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公益力量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量和质量稳步提高。

社会组织方面,登记数量从2012年的49.9万个增长到2021年的90.1万个,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17.1万个,固定资产达到4785.5亿元、吸纳就业1061.8万人,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扩大对外交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21年底,全国社区社会组织超过174万个,覆盖公益慈善、社区事务、志愿服务、文体娱乐、居民互助和文明创建等诸多领域。

慈善力量方面,慈善参与渠道更加多元,从设立慈善组织向备案慈善信托、提供慈善服务不断延伸。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共登记认定慈善组织超过1万个,备案慈善信托合同金额超过40亿元。

社会工作方面,已经培育了一支160余万人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逾73万;成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1.5万余家,建设了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2.1万余个,同时还在城乡社区、相关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开发了近50万个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提供了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专业服务。

志愿服务方面,截至2022年7月底,我国志愿服务队伍超过123万支,志愿者无私奉献超过37亿小时的服务。

面对2020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共有5289个慈善组织、红十字会开展了慈善募捐,20多万名社会工作者、全国1000多万名注册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服务各类人群上千万人次。

今年9月5日四川泸定地震发生后,全国100余家社会组织、川渝50余家社会组织、200余名专业社会工作者和3.3万名当地志愿者有序参与抗震救灾。

社会公益力量已经壮大成为一支遍布全国、能够第一时间投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强大队伍。

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自觉选择,社会公益力量在助力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灾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作出重要贡献。

脱贫攻坚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9万余家社会组织开展了9万余个扶贫项目,投入资金1245亿元,受益人口超过1亿人次,其中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82.81万人次;民营企业则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开展了“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

教育公益方面,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经典项目再创新高,新生力量不断涌入;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医务教育到所有教育阶段,关注领域不断扩展;以公益方式创办大学成为风潮,慈善人才培养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医疗救助方面,在社会力量的多元参与、联合救助下,覆盖的病种越来越广泛,救助的内容和手段越来越专业,受益的患者和家庭大规模增长。慈善医疗救助已经成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急救灾方面,在募集救灾款物、参与现场救援、实施灾后重建等各项工作中,社会公益力量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20年上半年,全国各级红十字会和慈善组织累计筹集捐赠资金396.27亿元,捐赠物资10.9亿件;2021年河南郑州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河南省慈善组织、红十字会共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款物达97亿元;2022年泸定地震发生后,累计接收社会捐赠款物超过17亿元……

慈善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三次分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需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作为社会服务的提供者,社会问题的解决者,社会公益力量责无旁贷。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新时代、新征程、新发展,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社会公益力量必将昂扬奋进,积极作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来源:公益时报)

扫码关注

  • 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04-2021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     对本站数据有疑问请致电联系0371-65509100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74号     豫ICP备14009891号-1   地 址:郑州市晨旭路8号 福彩大厦5、6楼    邮编:450000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