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0-06-10 10:04
“我叫张鹏镍,现年41岁,现任湛河区曹镇乡李三庄小学校长。
1998年9月,我从襄城师范毕业后,来到了湛河区曹镇乡比较偏远的一所农村小学——宋寨小学,当起了一名乡村教师。
由于我老家在南阳唐河,不是本地人,当时我真的不知道宋寨在哪个地方,连曹镇也只是听说过大概方向。经过打听得知坐4路公交车到终点站就到了。我记得很清楚,去报到那天,我一个人拎着一个小木箱,里面装了几件衣服,坐着老旧的公交车,颠簸了近一个小时,下车后一路打听,来到了自己工作的地方。尽管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我还是被那里的条件惊呆了:教室是几排破旧的瓦房,操场上泥泞不堪,由于还没有开学,校园一片荒凉。当时的校长接待了我,给我安排了一间小瓦房,从此,我住宿、做饭和办公就都在这间14平米的小瓦房里。
第二年,我调动到宋寨村南边的张庄小学任教,第三年,由于工作努力,责任心强,领导开始让担任学校教导主任。2003年4月,防非典时期,我临危受命,担任了张庄小学负责人。
2007年9月,我调到关庄小学任校长。这年冬天的一天,学生做课间操时,我注意到一个叫连金强的孩子,穿的衣服特别单薄,我就向他班主任了解情况。经询问得知,这孩子兄妹二人,母亲是弱智,父亲也体弱多病,家庭条件异常困难。父亲到市区务工时,就给俩孩子炸玉米花当午饭。得知这样的情况,第二天,我就给这孩子买了一身棉衣。后来,他的妹妹连雨琴也入学了,连续五年,我每年冬天都给他俩买棉衣,而且早上去学校时还会顺便给他买包子、鸡蛋等早餐。时间久了,学校的学生们都给连金强开玩笑说:校长是不是你干爹呀?对你那么好!
后来有一次,他的班主任给我反映,连金强这段时间上课总爱睡觉。我赶紧了解情况,调查得知这孩子晚上偷偷去网吧。我通知他父亲到我办公室,想谈谈孩子的情况。通过和他父亲的沟通得知:因为孩子母亲是弱智,他父亲也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在农村总是干一些替人家卸水泥、打农药、清理厕所这样的最脏最累的活儿挣些零花钱补贴家用。为了生计,有时忙到半夜才回家,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
这件事儿也深深触动了我,我想:解决留守儿童的一顿饭不是万事大吉,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关庄小学任校长期间,我每月都要对学生进行教学质量检测,并对每个月检测成绩新型分析。找出班级的前五名和进步最大的前三名。我还自己开车,带着每次检测的获奖学生,鲁山飞机场、河滨公园、动物园等地方玩儿,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设置奖励进步最大的前三名奖励,就是为了激励基础差的学生,比如这次你是班级最后一名,下次你进步五个名次,有可能你就能得到进步奖,所得到的奖励和前五名的学生是一样的。因为农村孩子很少出门,带着获奖学生去鲁山飞机场的照片发给学生后,学生在同学面前炫耀,别的学生都羡慕不已。这个时候我就鼓励学生们:你们只要好好学习,大家都有机会!
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上课不敢举手发言,怕回答错了丢人,不举手又怕同学们笑话。针对这个问题,我也找老师们交流,让老师们找这些学生谈心,给学生暗自约定:提问的问题会了举左手,不会了举右手。老师也故意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看到基础差的学生举左手,就赶紧提问,回答正确马上表扬,慢慢建立孩子们的自信心。
2012年9月,我又被任命为五虎刘小学校长。这个学校在湛河区的最西边,再往西就是鲁山地界。学校留守儿童比较多是这个学校的特点。
开学一个多月,四年级有学生想我反映,一名毛姓同学书包了带了两把刀。我当时就有些吃惊,赶紧去找这位学生了解情况。经过了解,这孩子的母亲在他一岁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了,还有一个姐姐。父亲长期在周边务工,十天半月回家一次,姐姐在南方打工。平时这孩子就一个人在家,父亲回来一次就给些零花钱。因为这孩子要每天自己做饭,很多时候懒得做,就买一些方便面装在书包里。而其他同学看到他吃零食就问他要,不给了放学路上就打他。孩子说书包里装的刀就是想着如果再有人打他,他就准备拿刀砍对方。听了这些我非常心酸,一个十岁的孩子,每天要自己做饭,要上学,要洗衣服......别的像他这么大的孩子放学还在妈妈怀里撒娇呢,而这个孩子呢?我给这个孩子聊了很久,给他讲如何正确保护自己,要学法,懂法。
从那天起,我每天早上给这个孩子带早餐。第三天下午放学,我悄悄跟在孩子后面,来到了这个孩子的家里,眼前的一幕让我再一次吃惊:在村子外面,两间石棉瓦盖得低矮的房屋就是他的家,没有院子,没有任何家用电器,甚至没有家具。孩子在门外边正趴在一个破椅子上写作业。看到这一幕,我当时就流泪了。我问孩子怎么做饭,孩子指着墙上挂的馒头说,我就吃那个。泪水再次模糊了我的双眼。
2013年元月3日,在我和湛河区检察院刘桂芳检察官的多方努力协调下,我市第一个“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基地”在五虎刘小学挂牌成立。检察官们还给学校捐赠了电脑、体育器材、学习用品等物品。定期为孩子们讲法制课,让孩子们特别是留守儿童学习法律知识,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014年8月,我又被调往李三庄小学任校长。五虎刘小学的家长们听说这个消息后,选出了20多名家长代表,来到了正在办理交接手续的学校会议室,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失声痛哭,说什么也不让我调往别的学校,交接工作被迫暂停。第二天,这些家长又到曹镇乡政府、区教体局、信访局请愿,不让我调走,后来我又兼任了这个学校一年多时间的校长。我非常感谢乡亲们的挽留,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和最高的褒奖。
五虎刘小学和李三庄小学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学校,相距5公里,我每天奔波在这两个学校办公,劳累可想而知。也是在这一年的年底,12月6日下午,我在商丘师院文学院应邀为参加国培的教师讲课时,晕倒在讲台上。被诊断为血压升高引起脑干出血。在商丘住院两周,躺在病床上的我连翻身都不会,转入平顶山二院又住了两周。当时躺在病床上,我不知道自己流了多少泪,想的最多的就是这三个问题:我是不是再也回不到我可爱的校园了?我是不是再也回不到我挚爱的讲台了?我是不是再也不能给可爱的孩子们上课了?每天躺着一遍一遍想着这几个问题,想着想着就泪流满面……终于,医生说我可以出院了,我很高兴。可是,我右手不听使唤,不会用筷子,更写不了字!右腿勉强能抬动,走路需要拄拐。这样的情况让我苦不堪言。为了能早日回到我热爱的课堂,我下定决心遵照医嘱,每天坚持活动,锻炼,拿着筷子强迫自己把花生从一个盘子里夹到另一个盘子里,一周后把花生换成黄豆,两周后又把黄豆换成绿豆,这样锻炼手的灵活性。出院一月后,我又开始上班了。由于当时还行动不便,我就每天让在市区住的老师去学校时顺便到我家门口接上我。下午再趁车回来。也是从那时起,背一个包成了我出门的标配,里面装着血压计、降压药等。为了能尽快恢复健康,我每天坚持锻炼,坚持晚上不吃饭,体重瘦了三十多斤,现在基本恢复了健康。
李三庄小学是曹镇乡西南边陲学校,留守儿童较多。作为校长,每每看到这些远离爹娘的孩子,就感觉心里非常不是滋味。我多方奔走,找过很多部门,最后,在区妇联的鼎力帮助下,在区团委、科协、民政局、统计局等单位共同努力下,买来了电视、电脑、投影仪、图书、体育器材、各种玩具等,在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亲情家园。2016年5月25日揭牌,可是我儿子却5月21日下午在第二人民医院被诊断为急性病毒性脑炎,当天晚上接到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并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我在重症监护室门外守了一天一夜后,由于心力交瘁,我在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门口晕倒,被120送到了省儿童医院隔壁的郑州颐和医院。那几天是我最难熬的几天,由于怕我父母担心,孩子的病没有告诉他们。妻子心急如焚守在重症监护室门外随时等着医生喊,我一个人在隔壁医院病床上躺着打针,辗转反侧担心儿子,还要每天给父母打个电话说工作忙回不了家。真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23日下午,我儿子终于转危为安从重症监护室出来转到普通病房。24日上午,我让护士赶快为我扎上针,打完针,我去儿童医院看儿子,妻子看到我愁眉不展,说儿子脱离危险应该高兴呀,怎么还愁眉不展?我说学校留守儿童亲情家园明天要揭牌,一边是我自己的儿子刚脱离生命危险出重症监护室,一边是近200名留守儿童在等我回去过给他们儿童节,一边我自己还是个病人在住院打针,能不愁吗?妻子看我这个样子,知道我的心思,同意我回平顶山一天,给学校孩子们过完节就赶快回医院陪护儿子。当天下午我就坐车往平顶山赶,回到平顶山已经晚上十点,第二天早上六点半,我就到学校了,布置会场,为九点的揭牌仪式做准备。当时区委张德刚副书记、区妇联、民政局、统计局、团委、科协等单位领导都来参加了这个活动。揭牌仪式结束后,送走领导们,给孩子们发放完节日礼物,我连办公室的没有回,连一口水也没有顾上喝,就让妹夫开车赶紧把我送到省儿童医院,看完儿子,我又到颐和医院去打针。护士给我扎上针,我就睡着了。
那一天,我真的太累了。然而,看到孩子们在留守儿童亲情家园这个“家”里,通过视频与远方的父母交流,在里面看书、下棋、玩耍,我真的无比开心。
每逢佳节倍思亲,从那年起,每逢传统节日,我都会买来月饼、粽子、饺子、汤圆等应景食品,亲自为留守儿童集体过节,并通过视频让远方的父母看到孩子集体过节现场,让家长们安心在外务工。让孩子们感受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感受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记得去年中秋节,我给孩子们买了月饼、水果等,让“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留守孩子们享受到节日的快乐,给孩子们集体过节,我事先联系了几个在外务工的家长,让他们在外地通过视频,给孩子交流一下,看一下我们这边的活动现场,参与我们的活动。可是有两个孩子与父母视频时,一个在这边流泪,一个在那边流泪,整个过程,没有说一句完整的话。那时,我真的感受到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那种思念亲人的无奈。
前年冬至,我和几位老师带着12名留守儿童代表,去市区步行街口的上影国际影院看《厉害了,我的国》,影院老板又为孩子们买来饺子,孩子们兴奋的表情我至今记忆犹新。因为父母在外务工,平时跟着爷爷奶奶,很少有机会看到外面的世界。
前年六一节前,我又组建了学校的鼓号队。我还为学生们精心组织了一场联欢会,还联系了很多爱心单位,为孩子们送去了节日礼物,看着孩子们喜气洋洋的笑脸,我的内心真的很满足。那年秋季开学,为了表彰成绩优秀的学生,我带着我校的鼓号队亲自把优秀学生家长的荣誉证书送到学生家,那效果比物质奖励要好得多。每到一处都引来众多观众围观,并引起了广大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争当优秀学生、优秀家长的风气蔚然成风。
留守儿童问题也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在小学就读的留守儿童有将近1000万人。其中有些孩子因为监护不力、缺乏抚慰、疏于照顾、心理问题等原因,造成一些孩子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心理障碍、孤独无靠心理、怨恨父母心理等问题,甚至出现了一些问题儿童。
我想,我们的家长要在务工的同时要切实肩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可以通过网络、电话常与子女沟通,多关注子女的心理,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而不是总关注物质生活。
我们的学校、老师也要多关注留守儿童,多开展一些兴趣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
我们的社会各界,也要多关注我们的留守儿童。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要积极帮助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有关的政府职能部门要多与学校沟通,了解学校留守儿童情况,精准施策,帮助学校解决有关难题。
我想通过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我们的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让我们的留守儿童心中洒满阳光!”
张校长所有的付出,都藏在他的沉甸甸的荣誉证书、奖牌里。河南省优秀教师、平顶山市优秀教师、平顶山市“鹰城最美教师”、平顶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平顶山市第十一届十大杰出青年、平顶山市新长征突击手、平顶山市“向上向善新青年”十佳标兵、平顶山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平顶山市第二届“鹰城好人”、平顶山市新时代教师楷模……
这么多的荣誉,更增添了张校长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她对乡村教育现状有着清醒、深刻的认识。自从2018年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他更是备感身上责任重大,“现在我不仅仅是一位乡村教师,更是一名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为民代言的人大代表。我能为乡村教育做更多的事情了”。“我不能辜负乡亲们的信任,更不能辜负孩子们的期盼,只要他们需要,我愿意永远当他们的‘留守校长’。”这就是可爱的张校长,乡亲们心中可敬的张鹏镍。让我们向这位最美留守校长致敬!愿您桃李满天下,愿天下更多的孩子在您的带动下,都来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让留守儿童心中洒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