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1-10-25 09:11
杨林防
2021年,对河南来讲,不同寻常。
夏天,一场历史罕见的持续性强降雨突然来袭。接连数日,没有风,雨无休止下着,下得人心发慌。
水库、河流超警戒水位,危急时刻,怎么保安全?
“广润坡蓄滞洪区启用。”
“任固坡蓄滞洪区启用。”
“小滩坡蓄滞洪区启用。”
防汛抢险指挥命令一个接着一个,全省启用九个蓄滞洪区,其中五个位于安阳市辖区。
村庄被淹,农田绝收,道路受阻……“暑汛”造成的影响还没有消除,一场罕见的“秋汛”又任性来袭……
河南告急,安阳灾情不断升级,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一
“你们需要什么,我们就捐赠什么。”
“我们集团公司捐赠100万元。”
“我们马上送一车食品。”
7月22日上午,强降雨仍在持续,安阳市慈善总会的5部电话成了捐赠热线,素不相识的人打进来电话,说着各地的方言。
“每一个电话、每一项捐赠,都让人感动。”安阳市慈善总会会长聂孟磊一边翻看捐赠名单,一边由衷感慨。
“发出捐助倡议第一天,就收到捐赠5000多万元,这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副会长兼秘书长胡迷中更是感慨。
捐赠名单中,有机关、企事业单位,有个人,还有公益组织;有外地的,也有当地的。捐赠金额少则1元、5元、10元,多则成千上万元,更有数十万元、数百万元直到上千万元。一个本地的送水工带着上小学的女儿,专程来捐了100元压岁钱。山东临沂一位失去双臂的残疾人网络捐款1000元……
捐赠有多有少,但都是爱的奉献。
“我们拉来了2000箱瓶装水。”
“太感谢了!”
四川的一对夫妻开了一天一夜的车,赶到了安阳市慈善总会,深深感动了现场所有人。
“安阳救灾急需什么?”
“我们这里急需方便食品。”
“这样,我们公司已经准备好两车食品,我个人再捐赠一车食品。”
北京一家央企的负责人在电话里,与安阳市慈善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贾海涛进行着简单而有力的爱心沟通。
爱相牵,心相连。一批接一批慈善物资由四面八方涌向古都安阳:有东北的大米、江浙的食品,还有新疆的帐篷、河北的消毒液、广西的螺蛳粉、江苏的冷链食品、安徽的手电筒、湖北的抽水泵……
洪水无情,损害百姓家园;人间有爱,如潮水般涌来。
二
雨后的三伏天,潮湿闷热,豫北大地犹如一个大蒸笼,人稍微一动,就会浑身冒汗。人们“宅”在空调屋里不想出门,想一想外边的闷热,心里都会发怵。
忽然,居住在安阳市慈善总会附近的一对中年夫妇,隔着窗户看到路灯下有人从车上搬卸东西,他们感到好奇:
“这么热的天,他们在干啥?”
“你瞧,车上有‘抗洪救灾、支援河南’的条幅。”
“是救灾物资,咱下楼帮忙吧。”
“中!”
这对夫妇快步下楼,来到车前搬运物资。紧接着,又有居民陆续下楼参与进来。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场面越来越感人。
这样感人的场面传至网上,第二天一早,一个个志愿者不约而同赶来。有自己一人来的,有带着家人来的。正值暑假,一大批学生志愿者展示青春力量。
一个个志愿者成了冲锋的战士,这里虽不是抗洪救灾第一线,却与受灾群众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有的小伙儿干脆光着膀子装卸物资,有的姑娘搬起整箱的食用油,快步装车,挥汗如雨的“女汉子”风采,赢得了一片赞誉声。
每天,志愿者搬运的物资有泡面、面包、火腿肠、饮用水等,但是,他们渴了喝的是自带水,饿了吃的是自带食品。
“有很多志愿者从早上一直干到晚上十一二点,第二天一早又来了。” 贾海涛深受感动。
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成为夏日里美丽的风景。
三
“有三个没想到,没想到捐赠的款物这么多,没想到志愿者这么给力,没想到接收任务这么重。” 贾海涛谈起同事们忘我工作的情景,感动得流下热泪。
“关键时刻讲党性,抖起精神拼一把!”安阳市慈善总会6名领导都是退休后义务奉献的老干部,大灾面前,他们许下壮志诺言。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9名普通工作人员铿锵表态。他们不管是正式在编的,还是人事代理的、公益岗位的,在接受款物的高峰期,每天一大早到单位,工作至深夜才回家。
工作任务重,节奏快,他们忙而不乱,累而不烦,汗水浸透了衣衫。
让人感动的还有他们的家人,非但没有埋怨他们不顾家,反而来到慈善总会当起了志愿者,与他们并肩战斗,打赢了一场接收、分发救灾款物的攻坚仗、漂亮仗。按照防汛救灾工作要求,他们第一时间将数亿元的慈善救灾款物,一批接一批发送到了各救灾点。
他们成了爱心使者,收获感动,又奉献感动。
他们是心系群众的慈善人、民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