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文化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最新项目更多>>

给予比获取更困难

2012-05-14 09:38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凸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慈善在各种自然灾害和紧急事件中的突出表现,引起了人们的日益关注,激发了人们的爱心,但几乎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争议。例如对于未进慈善组织作为中介,直接由捐助者去帮助受赠者而导致的纠纷日益增多。对于慈善组织能力建设和从业人员的素质的置疑,对于慈善组织的善款的去向的置疑,对于慈善动机的置疑,对于现行慈善制度包括行政管理体制,乃至税收政策的置疑,这些置疑有些是蛮不讲理的,但是需要我们及时作出回应,我国的慈善正经历着一种转型,中国非公募基金会的出现,恰恰就是慈善转型的一种表现,这意味着中国慈善事业也逐渐地从临时性地,对于慈善受助对象的直接资助,转为设立基金会进行长期地、有规划的慈善事业,表明中国的慈善已不再满足于捐助行为本身,更想通过慈善这个途径,去阐释和实践自己对于美好社会的理解。

    我国的非公募基金会自2004年来正经历快速的发展期,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资产规模上,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些都显示着富裕阶层对于社会公益的关注和投入,凸显了市场经济中的成功人士来反哺社会的热情和梦想,正通过这样一种组织形式逐步实现。如果说慈善的组织化是第一步,那么接下来的将是慈善的专业化和制度化,非公募基金会的出现只是实现了慈善的组织化,如何去培养更加专业的人才,如何去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这些将是更为深入的问题。

    从更纯粹意义而言,非公募基金会本身是为了散财,而非聚财,尽其所能获取,尽其所有给予,这可能就是对非公募基金会的创办者最好的写照。

    但是我想说的是,给予比获取更难,这是因为:

    第一,  给予要公共、公益。

    这里的公共并非指财产权上的公共,这里的公共指的是非公募的基金会的财产,尽管它依然要实行一个私有制上的,或者法人的所有权,但是被赋于了一定公共目的的限制,要符合社会公益的检验。私人的资产通过这样一种公共利益的限制,被赋于了一种公共的责任。公共意味着非公募基金会在宗旨的选择上、资产使用等方面,势必要影响公共领域,这也就是他应当承担起公共责任的原因所在。

    第二,  给予要公道、公平。

    有人非常形象地来描述基金会,他说基金会是什么呢?就是被一大群都想从中分得一杯羹的人团团包围的一大笔钱,如果没有成立基金会,如何去处置财产本身是属于意识自治的范畴,可以赠送给任何你喜欢的或者甚至你讨厌的人,但是一旦设立了基金会就不能够随意去确定受益人。在基金会的宗旨范围内,在众多的需要救助的人群里,我们必须要体现得公平和公道。所以公益项目需要通过一定的公开竞争的方式来进行,所以需要向公众说明为什么是这些人而不是那些人变成了受益人。所以需要有程序来筛选受助对象,所以需要追踪、监督和评估公益项目的运行。一位智者曾经说过,财富的捐赠绝对不能使受益者更加堕落或者进一步陷入贫困,因为赖行不施比吝啬本身更为罪恶。

    第三,  给予要公开、公众。

    未设立基金会之前,完全可以用隐私权来对抗所有对你的私有财产有好奇心的人们,但是既然设立了基金会,那么关于基金会的财产状况、善款使用,公益项目运行等情况都要向公众公开,因为向公众公开本身就是公信力的必由之路。

    第四,  给予要公心、公信。

    公心、心灵之心,意味着即便是一个小小的非公募基金会,也要胸怀天下,因为天下为公,公心意味着从事慈善领域的人们,尽管也是凡人,但却要具备涉公的气质和宽厚,公心意味着非公募基金会的理事们,即便你们是高端志愿者,不收取分文报酬,但是要保持良好品行,不能与基金会的利益有任何冲突。公信,信任之信,是基金会的生存之本,公信源于非公募基金会问责的需要,既然基金会以公益自居,就必须让公众相信这一点,公信意味着基金会获得了公众的信任,也终将获得公众的支持。

    优秀的团队、优秀的志愿者,优秀的合作伙伴,优秀的项目、优秀的社区、优秀的社会,没有公信这也就无从谈起。行善的确是一种美德,但是理性科学的行善是更大的德行。我们坚信慈善不仅仅关乎心灵,更关乎的是理性与智慧。

扫码关注

  • 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04-2021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     对本站数据有疑问请致电联系0371-65509100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74号     豫ICP备14009891号-1   地 址:郑州市晨旭路8号 福彩大厦5、6楼    邮编:450000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