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文化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最新项目更多>>

别让慈善教育变了味

2018-01-29 10:33

    近日,广东茂名市朝阳学校有名学生家长患了重病。有家长称,老师强迫学生捐款,不捐款的学生还站在讲台被拍照,并发到家长群。对此,朝阳学校所在的教育集团负责人表示,当事老师在事发第二天就向校长作了检讨,校长也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

  因没有按老师要求进行捐款,这些学生就被拉上讲台,并被拍照发微信群,这种行为实在令人意外,也让人难以理解。这不仅是一种错误的慈善教育,严重伤害着孩子的自尊心,也让爱心行为变了味。

  为身处困境者捐款本来是值得点赞和学习的好事,学校动员和组织为患病家长捐款,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爱心教育,不仅可帮患病家长渡过难关,也可树立和激发学生的爱心,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和品质。捐款无可厚非,但必须要搞清楚,对于不具有特定身份的普通人来说,从事慈善活动既不是道德义务,也不是法律义务。对于热心慈善公益事业、捐赠物资帮助困难群体的人,我们可以说其富有爱心,道德高尚,但对于未曾行动者,谁也不能以此贬低其人格和道德水平。

    现在的中小学生没有经济收入,还都是靠父母辛苦劳作挣来的汗水钱来生活,捐款大多来自家长,这样就势必会增加学生家庭,尤其是那些贫困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给那些因家境贫寒而捐不出钱的学生带来心灵上的伤害。因此,应严格遵守自愿原则,尊重孩子意愿,不管捐多少都值得肯定和鼓励,不能勉强,更不能逼迫。

    无论从法律还是从道德上讲,开展募捐活动,必须以募捐对象自愿为前提,可以宣传、劝导,但绝不能强迫或摊派,否则就失去了慈善的本来意义。可一些学校在组织捐款中,将动员变成了逼迫,甚至将捐款搞成一种攀比。让学生和家长“很受伤”,让慈善募捐变了味,也让师德碎了一地。老师之于学生的关系比较特殊,其有教育、管理、批评学生的权力。特别是涉世未深的中小学生,教师的行为对他们的影响可能是深层次的。动员和组织小学生捐款,最重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教育孩子,而一些老师却将金钱作为衡量标准,忽略了这种行为对孩子的教育意义,无疑是一种本末倒置,将未捐款学生拉上讲台拍照发微信群,是对学生的一种伤害,也是对慈善爱心的曲解和亵渎。


扫码关注

  • 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04-2021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     对本站数据有疑问请致电联系0371-65509100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74号     豫ICP备14009891号-1   地 址:郑州市晨旭路8号 福彩大厦5、6楼    邮编:450000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