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文化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最新项目更多>>

王炯亮:守住善良,为社会做点小事

2017-08-17 15:29

    大学,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那里有读不完的书、玩不够的游戏、体验不尽的新生活,但对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王炯亮来说,从他进入大学的那一刻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提高专业技能、做好社会服务。

创立“赤子之心”

    据了解,为了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广东医科大学每年都会筹备“三下乡”活动,带领学生去周边各乡镇走访、助困。2015年,王炯亮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活动,几天的走访让他有了特别的感受。“那时候自己也是懵懵懂懂,尽管我们接触到了更多的穷困人群,感受到更多基层的劳苦,但当时的我依然不知道三下乡真正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于是我想要自己弄清楚。”王炯亮立下一个目标:要回自己的家乡,利用自己的所学去帮扶家乡的群众。

    王炯亮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在“赤子之心”服务队第一年,我担任的是广东医科大学“赤子之心”服务队的队长,跟着我的小伙伴林恩、林翠蓉3个人可以说是“摸爬滚打”,没有经验、没有人带队,也没有充足的准备。第一年我们去了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棉湖镇开展扶贫活动,跟县第二人民医院一起,为贡东村做义诊服务。

   “在这次的探访中,我们还去了镇上的敬老院,里面的情况让人大为吃惊,我们从来没有想到敬老院的环境会如此简陋。敬老院里只有4位老人,电视机和热水壶就是仅有的电器。院长告诉我们,很久以前他就想要辞职了,可是因为这剩下的几名老人,硬是咬牙苦守了好多年。”王炯亮回忆道。

    尽管第一次的活动略显慌乱,可几天的经验和感受,也给了这个青涩团队继续下去的希望和动力。

公益路上也有困难相伴

    第一次的义诊结束,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让这几个大学生更加坚定信念:一定要把这条路走下去。可现实总是与理想有些许偏差,困难接踵而至。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很艰难,没有人相信我们,我们遭到了怀疑,甚至是驱赶。”王炯亮说,在一次探访中,服务队发现村中有很多烧伤烫伤的村民,因为主要是留守老人小孩比较多,于是他们决定帮帮这些村民,送一些需要的药品上门。“当时的活动是结合调研,做问卷调查,然后送上烫伤药膏作为答谢礼物,结果没想到,很多人都认为我们是上门来做推销,好几次都被轰了出去,甚至有的还想找村里的治安队来赶我们走。在几番解释下,同学们甚至拿出了学生证来自证身份。” 这次风波是王炯亮和队员们万万没有想到的,他们没有预料到,“服务大众”要比自己想象中困难很多。

    “我们只能一次次的讨论,提出方案、修改制度、控制人数、寻找赞助、提高专业度,为了让活动顺利进行,每一点都要提前考虑到。”王炯亮发现,参与慈善活动,不仅仅需要一腔热血,也要将每一件小事协调好。

社会服务需要脚踏实地

    对于大多农村的孤寡老人来说,生活其实已经足够应付,真正缺少的只是一个可以“坐一坐”的人。如果有人愿意停下脚步,仅仅一顿饭、一盏茶,甚至是几句悄悄话,老人便会“打开话匣子”,把这一生的故事都能细细道来。

    对于之后的规划,这位年轻的队长想过很多:“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能力到位了,再深入更贫困的地区开展活动,同时积累经验,把队伍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基地固定下来,开展定点、定期的服务活动。”

    除了义诊外,3年来,“赤子之心”服务队从小事出发,不断开展了其他公益活动:慰问环卫工人,派发爱心清凉礼包,看望福利院儿童……努力为这个社会献出爱心。他们凭着一腔热血参与慈善公益,尽己所能,从做小事出发,带着纯粹的信念不断前行。 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来说,也许他们能做的还很有限,可他们是社会的希望,而且,他们正在路上。


扫码关注

  • 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04-2021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     对本站数据有疑问请致电联系0371-65509100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74号     豫ICP备14009891号-1   地 址:郑州市晨旭路8号 福彩大厦5、6楼    邮编:450000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